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桃花心木》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桃花心木》的教案1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对本课字词的掌握。
2、能够正确找出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3、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
一、读拼音写汉字。(5分)
chā ānɡ ū wěi duàn liàn
( ) ( ) ( )
ōu ǎ lún fān
( ) ( )
二、填入合适的词语(5分)
( )的树 ( )的基业
( )的人 ( )的树苗
( )的心 ( )的能量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5分)
枯萎—( ) 依赖—( ) 优雅—( )
四、在括号里写出带点词的反义词。(5分)
(1)、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 )的树。
(2)、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
(3)、树苗就会养成依赖( )的心。
五、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5分)
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
六、填空。(5分)
⑴林清玄,( )代作家,( ) 人。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 》)、(《 》)等。
⑵借物喻人就是借( ) ,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在课文《桃花心木》中作者借 ( ),来比喻( ),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客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⑶“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是指
七、修改病句。(5分)
⑴种树的人不再来,也不枯萎了。
⑵桃花心木树苗大概一定不会枯萎的。
⑶我们要及时改正并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
八、读课文,把种树人回答作者问题的话概括起来简述。(5分)
例:问: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
答:模仿老天下雨,时间不确定。
1、问: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
9、桃花心木练习题
( )的树 ( )的基业
( )的人 ( )的树苗
( )的心 ( )的能量
教学反思:
大部分同学都能较好地完成看拼音写词语、填适当的词语、写近义词等题,对于修改病句、填空和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的题部分学生完成的不好,不会修改方法,对课文内容掌握不扎实。
不全面、不深刻。
《桃花心木》的教案2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教法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CAI课件。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自读自悟、合作解疑、联系实际谈感想等形式进行深入的探究,指导学生通过编演课本剧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6 桃花心木)
(二)初读,自学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学习,谈感悟
1.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喜欢的部分,并陈述自己喜欢的原因。
2.抓句子,谈感悟。在学生畅谈自己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再组织学生讨论,谈感受,谈见解。
着重理解以下句子:
(1)“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2)“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的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3)“不止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3.抓品读,促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在小组中读,推荐读的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比赛读。
第二课时
(一)主动探究,悟道理
1.重点探究:“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挑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挑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我”从种树人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
(二)综合实践,练能力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编写课本剧,练写作。
2.小组内排练课本剧,练表演,练表达。
3.班上演出,赛水平。
(三)总结拓展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何感受,请写一篇读后感。
(四)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 ……此处隐藏15463个字……再与小组同学交流,都不明白的一会儿我们全班讨论。2、桃花心木是依靠什么从及膝高长到与屋顶一般高的呢?
自身的生存能力
3、种树人更关注的不是桃花心木的生长程度,而是桃花心木的生存能力,而桃花心木有了生存能力,离开了任何人都可以生存,所以文章结尾说……(出示课件)
五、畅所欲言,扎实训练
(出示课件)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万物竞天,适者生存”,树虽如此,更何况我们人呢,今天学完这课文后老师也很受启发,希望我们都能够做一个经受得起考验、独立自主、具有自我生存能力的人!
板书:
借物育人
桃花心木 ——人
天数不定 ——自找水源
水量不定 ——汲水生长 经受考验
时间不定 ——拼命扎根 独立自主
苗数不定 ——减少枯萎
《桃花心木》的教案15教材简析
本课记述了在作者的乡下老家,有一个种桃花心木的人,他“模仿老天下雨”给树苗浇水,促使树苗“拼命扎根”,以长成大树。作者由种树联系到做人,借树的成长喻人的成长,说明了只有在不确定的生活中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成才的道理。
设计理念
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中明理,在举例中体验,使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种树人说的两段话。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领悟树木成长和人的成长之间的相似之处,受到生活与成长的启示。
3.认识本课“侥、租、秧、汲”4个生字;会写“旱、萎”等8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感悟树木成长和人的成长之间的相似之处,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准备
1.课文挂图。
2.小黑板。
3.布置学生查阅桃花心木这一树种的有关资料,适当了解种树和树木生长的有关知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交流释题巧导入
1.师生谈话,交流学生搜集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
2.(出示课文挂图)老师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通大意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利用工具书、小组内互助或者请教老师解决。
2.指名读一读,初读时遇到的难懂的语句,并初步说说读懂了什么?
3.交流汇报读书收获,主要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序,理清文章层次。
4.教师。
[本环节意在让学生充分接触课文,读懂句子,感知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顺序、层次。]
三、品读感受晓内容
1.再读课文,画出描写育苗人奇怪举动的语句。
2.带着疑惑的语气读给同桌听。
3.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常规思维下我们怎样浇水育苗?(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4.创设情境,引书。
看到育苗人这样奇怪的举动,作者心中有许多疑惑,你心里有哪些猜想呢?假如现在老师就是那位育苗人,就站在你们面前,你想问老师什么?
5贝着你此时的疑惑,再读一读描写育苗人举动的语句。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中的不解与疑惑,在反复读书中加深体会,在指导朗读中加深感悟。]
四、研读感悟明道理
1.默读种树人的话,仔细品味。
2.小组内以小记者采访育苗人的形式交流这一部分内容,然后在全班交流。
3.重点研读,交流汇报。
小黑板出示以下问题:
(1)“种树不像种菜或种稻子……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在理解这段话的含义后试着用“之所以……是因为……”这一语言形式回答小记者的提问。
(我之所以不确定地给树苗浇水,是因为我在模仿天上下雨,锻炼树苗的根系在不确定供水的环境中寻找水源、扎根生长的能力。)
(2)“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也是一吹就倒了。”弄懂种树人这种说法的作用。试着仿说一段话,体会一下从相反的角度来说明问题。
(3)文中哪句话是作者由种树人的话产生的联想,他由什么想到了什么?
(4)你怎样理解“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禁得住生命的考验”这句话的意思?请举一例来说服大家。
(5)试用一组关联词将这句话联起来说说。
(6)“我听了种树人关于种树的话之后,每天走过桃花心木苗圃时,内心总会有某些东西被触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带点的词?
(7)文中哪句话验证了“种树人种树理论”的正确性?“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充满旺盛的生命力”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拟人)试用此法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从育苗人的话中明白的道理。读出“我”的感悟。
[本环节在引导学生交流感悟课文内容的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加深对文中种树人话语所揭示道理的理解。]
五、美读拓展升情感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己不同的感受。
2.假如你就是这些“桃花心木”中的一棵,请把想对育苗人说的话写
来。
第2课时
一、背诵种树人说的话
1毖生自由背一背。
2彼狄凰当乘械那厦拧@鲜可以作适当的引导。
(1)这两段话是从正、反的角度说明了种树人浇水育苗的原因。这样有利于学生整体记忆两段话的内容。
(2)抓住两段话中的关联词语背诵。
如第1段话中的“不像、所以、只是、如果、但是”;第2段话中的“如果、就会、一旦、也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根据种树人说的每句话之间的内在联系,背诵得更快。
3毕奘北乘校看谁背得快。(没有背熟的可以课下再完成)
二、学习本课生字
1.多种形式读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并用“租、萎、规、汲”组词。理解字义,为正确用字做准备。
2.观察要求会写的字,按结构分类。
3.对难字、易错的字进行指导。
“汲”共6笔,第5笔是“及”;“圃”里面的点画不要丢掉。
4.学生练写。
三、积累词语
自选词语写下来。
四、拓展阅读
指《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意想不到的灾害》《丑石》两文章。围绕文前提示谈认识。
五、推荐作业(任选其一)
1.学习运用联想借事喻理的特点写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借事喻理或借物喻人合理。
2.写一读后感。
板书设计:
10桃花心木
(树苗)——→(人)
无规律地浇水不确定中谋生
联想
种树——→育人环境造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