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案范文汇总六篇

时间:2025-07-23 22:36:09
桥教案范文汇总六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桥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桥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潺潺、点缀、浮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人、事、景、物表达思想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从人事景物的重点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2、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过程】

学案

教案

一、学习提纲

1、审题,说说“小桥流水人家”会是怎样的画面。

2、读通读顺课文,注意读正确下列词语的读音:潺潺、婀娜、干涸、点缀、螃蟹、唱和(hè)。

3、跳读课文,按“流水→小桥→人家”的思路把课文分成三段。

4、本文描写了家乡小桥流水人家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 )之情。

5、自读思考,为了表达自己对家乡深厚的感情,作者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二、练习提纲

1、背诵第一自然段。

2、仿写开头、结尾。

3、阅读迁移练习黄冈新课堂《外婆家》。

一、审题,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读通读顺课文,正音。

2、指导学生根据提示分段,说说每部分的特点:

流水:美丽、自然

小桥

人家:优闲、恬淡

3、指导读出江南水乡“美丽、自然、优闲、恬淡”的特点。

二、指导学生按写景文格式归纳文章中心

三、领悟全文的表达方法

1、直接描写“流水”(第一自然段):

⑴ 小溪潺潺 柳枝婀娜 波光粼粼(描写景物)。

⑵ 小鸟站在它的腰上……(拟人)。

2、直接描写“人家”(第五、六自然段):

⑴ 我的家→(舒适 温馨)描写、介绍。

⑵ 村民生活→(恬淡 闲适)概括介绍。

3、间接描写有趣的往事:

⑴ 抓鱼、虾、蟹。

⑵ 丢野花。

⑶ 摘茶叶。

⑷ 赏野花。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桥教案 篇2

【活动设计】

锦溪是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具有“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的传说,随处可见各种不同的桥型。本次活动我利用锦溪最有特点的桥,来让幼儿当一名小小的工程师,为锦溪再添五彩的新桥。让幼儿在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更能感受家乡锦溪的美。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桥的构造,并用卷筒纸的芯进行桥洞的印画。

2、对印画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卷筒纸芯人手一个;颜料盒、抹布每桌一份;画有小河的操作纸人手一张。

经验:初步了解十眼桥。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孩子们,你们的家住在哪里呀?(锦溪)

师:我们锦溪呀,有很多很多的桥,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吧。

二、介绍锦溪的桥,引导幼儿感知桥洞的特征。

1、出示图片,引导观察。

师:看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桥么?(十眼桥)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十眼桥)因为呀,它有十个桥洞。

2、介绍桥的基本特征。

师:什么是桥洞呢?桥上可以走人的地方,叫做桥面;下面有空的地方,叫做桥洞,是用来支撑住桥的。

3、引导幼儿观察桥洞的形状。

师:看看,十眼桥的桥洞和它水中的倒影组成了形状?(组成了长方形)有几个这样的长方形桥洞,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4、出师天水桥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形状的桥洞。

师:这座桥呀,叫做天水桥,它的桥洞是什么形状的呢?(半圆形的)那它和水中的倒影组成了什么形状?(圆形的)

三、示范讲解,幼儿观察。

1、引出印画桥。

师:锦溪有什么多的桥,今天呀,老师也想请小朋友们来做小小工程师,一起多建几座桥。

2、出示操作材料图片。

师:看看,我们要用到什么呢?(卷筒纸芯、颜料、操作纸)。

3、示范操作。

师:我们先拿住卷筒纸芯的上半部分,然后在颜料盒里按一按,在旁边靠一靠,然后在水面上,按下去。连着多按几个。然后手脏了,用旁边的毛巾擦一擦。

4、引导幼儿集体徒手学一学操作方法。

四、幼儿操作,巡回指导。

1、发放操作材料。

2、幼儿操作,巡回指导。

五、展示作品,结束活动。

师: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造了这么多好看的桥,我们的家乡更美丽了。造了桥很累的,我们一起回教室休息去吧。

桥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会课文中8个生字,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的书写,会在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2、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第三小节重点词语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并结合个人经历交流自己的看法。

重难点:通过学习,阅读有关于桥的知识,培养学生整理、收集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会积累。

教学策略

初读—美读—欣赏—感悟

课前准备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前几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在泸定桥上战士们的勇往直前和不畏艰险,正是由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的安定、团结和幸福。出示个中桥的图片,桥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桥。我们一起去看看著名作家樊发稼在桥上的思考。

出示课题:桥之思

二、初读课文

导语: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把自己遇到的难认的字写下来,并把课文中难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导语:小组合作学习现在开始。

学生合作完成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导语:你们刚才通过合作学习都有哪些收获?

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做点拨。

导语:我们现在来一个朗读比赛,谁愿意首先站起来接受考验?

请学生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评价,主要是纠正发音。

这一环至少要3名同学。

导语:既然大家课文读得这么棒,生字一定也没问题。

……此处隐藏785个字……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

4、“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5、“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6、“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7、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座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这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国石拱桥教案课件,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桥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领略家乡桥的独特结构,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的写法,赞赞自己家乡的桥。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家乡儿时的回忆。

教学难点:文中几个省略号的运用及对家乡小桥名称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放录像(江南小桥的风景,)

师: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是一首的大家都会唱的童谣,它使人想起了小时侯的事儿,也构起了作者对儿时的回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也摇到了家乡的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桥有关的课文示屏幕:38、家乡的桥来,读好题目(齐读)

二、初识课文:

1、先请你自己轻声读通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些什么内容。然后选一段最能引起你对儿时的回忆,最能打动你的心的内容在小组里读?(生自由读,小组读)

2、课文哪一段话最能引起你对儿时的回忆,最能打动你的心?

三、学习第五节

1、示第五节,听老师范读这一节,想一下这一节让你感觉到什么?(生自由说)

2、是啊!这是名副其实的乐园。因为在那里你可以在桥头——;可以把桥——;可以在桥边——;还可以在玩累的时候——。(师生配合读)童年的生活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成了我最美好的回忆。

3、课文里用了几个分号把做的几件事说清楚了(用红笔突出“;”)所以在朗读的时候停顿的时间比较短,请你自己试着用悠闲的语气读好做的几件事。(先自由读,再齐读)

小结:小时候的事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对家乡的回忆依然那样清晰,童年是那么快乐,家乡的桥就是我找到快乐的地方,所以它是我们的——(乐园)。

过渡:长大后,我依然对儿时的乐园十分怀念,对家乡的桥更怀有一种深厚的感情。家乡的桥的确是美丽的,动人的,它的美是因为它的造型,它的动人是因为它名称的由来。我请一个小组先读读桥的造型,其他小组仔细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造型的特点。

四、学习第三节

1、请一小组读,其他小组仔细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造型的特点(生自由说:千姿百态、各式各样、形状各异等)真不错,能想出这么多词,老师就给你们课文中的这个词。示屏幕:千姿百态来,读好它。再读。

2、在家乡,桥的造型千姿百态,可最常见的桥大多是——(石桥),最简单的是——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

3、投影出示单拱桥图看,这就是单拱桥,多漂亮!多有气派!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只要在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生)

4、除了过户桥和单拱桥,还有很多桥的造型千姿百态呢,你看,(出示各种桥的图片)这各式各样的桥真是数不胜数。

五、学习第四节

过渡:家乡的桥不光造型千姿百态,名称也很美。(出示桥名)有——(生)

1、请同学们自己用快速和慢速的方法读读桥的名字,感受一下两种读法的不同效果。(生自由读)来,快速读——,放慢速度读——

小结:快读,读出了桥的数量,慢读,把桥的形状读了出来。

2、这些小桥的名称非常多,由来也是各不相同的,元宝桥、骆驼桥是根据——(生),震龙桥、娘娘桥是根据——(生),如意桥是根据——(生)。更有趣的是,它们或——或——或——或——。你们看,老师用隶书写的震龙桥(出示)飘逸潇洒,用揩书写的元宝桥刚劲雄健。

3、江南的小桥名称真是如诗如画,充满情趣!看,还有那些桥名呢!(放录像)

4、家乡的桥名千奇百怪,字体各异,它们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生)难怪几十里水路百座桥——(生)。

5、家乡的桥名充满了情趣。(出示第四节)

如果你是一名导游,请从这些桥里选取一种桥名,把它介绍给游客,你可以从名字的由来、字体以及和它有关的故事来介绍。

小结:家乡的桥成了我对儿时的回忆,至今令我难以忘怀,它的造型那么——,名称——。可见作者对家乡的桥非常——(热爱),来,让我们一起感受家乡桥的美丽和特别,我们一起读好3-5节。(音乐响起,全班齐读3-5节)

六、学习第1、2节

江南是我的家乡,而家乡的小河非常——(长),小桥的数量——(多)。下面我们一起配合着读好1、2两小节,老师先引读,你可要注意啊,老师可能改变顺序读,听仔细了。小桥的数量多,怎么多呢?读——(生)小河非常长,怎么长呢?读——(生),一遍不够再来一遍(师引读)

七、对最后一节的理解

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忆桥的造型——,忆桥的名称——,忆桥是孩子们的——。

八、放录像(江南小桥的风景),学生轻轻跟着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结束全文。

桥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由于我班的小朋友每逢遇到事情或困难,都不愿意想办法解决,所以,我通过语言活动“奇怪的桥”这个故事里面发生的事,让孩子大胆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

教学目的:

1、 以故事角色的身份想象、思考、理解故事的内容,发展创造

2、 懂得当同伴有困难时,应热心相助的道理。

准备:

1、 录音机、录像带、废旧材料。

2、 小鸡及ji妈妈头饰。

3、 在活动室内布置三个故事场景:小鸡的家、河面、对岸的。

教学过程:

1、 教师扮演ji妈妈,幼儿扮演小鸡在轻快的音乐中到“对岸的小山坡”上捉虫子吃,然后愉快地回家。

2、 ji妈妈在家里听到雨声,启发小鸡猜想这会对它们家产生什么影响,将会发生事。

3、 雨停了,ji妈妈启发小鸡们讨论过河的方法,选出一个最可行的方法.

4、 正当小鸡们准备用自己想的办法过河时,忽然它们发现水里已经有了一座桥,这是谁搭的呢? (启发幼儿大胆想象。)

5、 在音乐声中,ji妈妈带领小鸡们排队过河,来到对岸的小山坡上,回头发现不见了。妈妈让小鸡坐在自己身旁简单讲讲各自的过河经历,推测桥可能是谁搭的,为什么桥不见了。(放录像)

6、 吃完虫子后,ji妈妈启发小鸡自己想办法过河回家。

7、 引导幼儿带着疑问完整看一遍故事,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圆圆的石头是否真的是石头。

8、 提供废旧材料,让幼儿利用这些废旧想办法过河回家。

《桥教案范文汇总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