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周记14篇

时间:2025-10-30 10:51:08
关于端午节周记14篇

时间是箭,去来迅疾,转眼一周又结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这时就需要我们认真地写一篇周记了。什么样的周记才是好的周记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端午节周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端午节周记1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在节日中,我们一早就起来。忽然我闻到了一阵清香,我跑过去一看,啊!好大的一盆粽子呀!真香呀!馋死我啦!再看看旁边的盆里,哇!还有一大盆雪白的鸭蛋和蒜头看上去真可爱,好想吃呀!妈妈说:“赶快去洗脸刷牙来吃呀。”我洗完后,赶紧围着桌子坐了下来,爸爸将粽子、鸭蛋、鸡蛋、蒜头端到桌子上。我们一家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吃完了早饭。

接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黄鳝、苋菜,我问妈妈为什么要买这些东西呢?妈妈说:“这是端午节的习俗”,我还是不明白只好点点头,后来,妈妈又带我去买一些绿油油地艾草回家了。妈妈又用艾草泡水给我洗澡,我问妈妈为什么要用艾草洗澡?妈妈说:“因为这样蚊子就不叮你了”。妈妈又用剩下来的插在门上,我又问妈妈为什么要将艾草插在门上?妈妈说:“因为这样蚊子就不会飞到我们家了”。

洗完澡以后,妈妈又告诉我端午节还有一个名字叫娃娃节。最后,妈妈又将五颜六色绒线戴在我的手上,今天我知道了很多端五节的知识,真开心!

关于端午节周记2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今天,咱们就说说家乡端午节的粽子。

我们年年都过端午节,可你们知道么,端午节还有一个历史故事呢。说有那么一天,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跳河自杀。他死后,人们为了不让水中的鱼吃掉屈原,于是就创造了‘粽子’让鱼吃。只有将鱼喂饱了,才不会吃掉屈原。水下漆黑,将粽子喂给鱼,鱼才会给屈原指明方向。

粽子,历史悠久,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晋代的时候,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的时候,已有“蜜饯粽”元、明时期,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

记得小时候,每当端午节,奶奶和妈妈就要开始着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我看着她们忙碌的身影,我也加入了进去。期待着粽子的出锅。过了几小时,粽子熟了。我慌忙的抽出一个粽子,好甜呀!大米入口即化,真是好吃!

端午节吃粽子,就像春节吃饺子一样天经地义。吃粽子的习俗,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关于端午节周记3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听说端午节是因为屈原跳入河里,人们怕鱼啊、虾啊把尸体吃掉,所以人们用那个大的叶子里面包着米往河里扔。这就是端午节。端午节很热闹,一家人在一起吃着粽子、看着赛龙舟,而且还要吃咸鸭蛋。

我特别喜欢过端午节,因为那天可以吃到粽子,更有看点的是可以看赛龙舟。

赛龙舟是由几十个人在一起带有龙头的舟上,他们都很厉害,可以划得很快。每当一看到赛龙舟我就很激动。

包粽子其实很简单,只要准备几样材料:糯米、粽叶、红枣和细细的绳子,还可以准备点肉。先拿两片粽叶,放一半的糯米,再放红枣或者肉,把米继续放进去,最后用两片粽叶裹住用线绑起来。相继在做几个就把它放在蒸笼里,蒸半个小时就把它拿出来。如果想做做咸粽子就先放点盐在糯米里,其他步骤不变多做几个就可以了。

咸鸭蛋也要吃。咸鸭蛋要把那种壳剥掉一半,用筷子挖着吃。如果用筷子戳到蛋黄有一股油冒出来,就证明那个鸭蛋很好吃。

好了,现在需要一家人在一起把蒸好的粽子和咸鸭蛋拿出来在弄十几个菜。吃完饭之后就把电视打开看赛龙舟。端午节就是要一家人在一起过才会热热闹闹的。

这就是端午节,中国的传统节日。

关于端午节周记4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听,准知到端午节快来了吧。

像传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龙舟竞渡是为了打捞屈原的遗体,而吃粽子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吃屈原的遗体。

也有一种说法是:以前的人们都在竹筒里放些糯米,扔到汨罗江里喂饱屈原。有一天,一位姓欧的书生,路过罗江时,隐隐约约看到一位老人,他想走去看个究竟,走到跟前,老人说自己是屈原。他说人们喂给他吃的竹筒饭,都给鱼虾吃了,但有一种芦苇叶,鱼虾都讨厌它的味道。书生把话告诉人们,人们便把芦苇叶包上糯米,投入汨罗江给屈原吃。

而我们这儿,通常是家家户户包粽子吃。原料有:糯米、红枣、赤豆,有时还加入一些肉。除了这些以外,我们还在做粽子前,先把粽叶洗净,再用清水煮一煮。随着一声“吃粽子喽!”全家围到桌旁,吃着浓香泗溢的粽子,再在电视机前看一场赛龙舟,别提多乐了!

端午节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想不想来我们这儿过端午节呢!

关于端午节周记5

今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又一次吃到了往年常吃的粽子。不过这一次我吃的是爸爸从嘉兴带来的肉馅粽子。据说,嘉兴的肉馅粽子最好吃。

端午节前一天晚上,在嘉兴的爸爸打来电话问我想要什么儿童节礼物,说他从嘉兴给我带;我说我不知道。在旁边的妈妈说他知道嘉兴的肉馅粽子最好吃了。我连忙改口说我想要粽子,其他的等他回来再说吧!

到了端午节,爸爸回来了。可惜我还要上英语课呢!我心想:我太倒霉了。于是就极其不高兴的去上课了。

我走之后才想起我还没吃粽子呢,这可是端午节的习俗传统啊!

饿着上完课后,我和我的朋友瑶瑶一块回家了。我们本想一到家就上去睡觉;幸亏我那饿了两个小时的肚子咕咕的叫了起来,这才是我想起我没吃粽子。我马上要求说:“妈,我想吃粽子。”“好吧,不过只有肉馅的,你愿意吗?”妈妈问。“我愿意。”我迅速答道。

我吃上了嘉兴出名的肉粽。我才明白为什么说嘉兴的肉粽好吃。这粽子真美味,粘粘的、软软的、油油的,简直比神仙的食物还好吃。

关于端午节周记6

今天是端午节,又是外公的生日,我与姐姐早早起床,一起认真地制作了一张漂亮的生日贺卡,姐姐又把她平时变魔术的用具装进书包。

中午到了外公家,外公家准备了丰盛的酒菜,舅舅买了一个两层大的生日蛋糕,那生日蛋糕比我们画的还好看。舅舅把生日蛋糕放在客厅的桌上,我插上蜡烛,姐姐用打火机点着,表弟乐乐把灯关上,又拿出他带来的手风琴,我们一起合唱“生日快乐”,唱完后外公许愿,吹灭蜡烛,这时屋里的灯突然全亮了,我们边跳边鼓掌,逗着大人们都笑了。

外婆在餐厅里喊:“快过来,吃饭啊”,我们又跑到餐厅里,围着桌子坐好。在大人们举杯祝贺之前,我与姐姐拿出我们准备的生日礼物递给外公,一起念道:“祝外公生日快乐,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外公看着我们画的生日贺卡,说:“这么好看的生日蛋糕,还有彩色的蜡烛,这生日礼物太好了。”

饭菜非常丰盛,有鱼,有鸡, ……此处隐藏1065个字……的选手拼命摇桨,众多龙舟在水面上相互追逐,生怕对手超过了的自己。随着第一艘龙舟冲过终点线,观众们顿时发出惊叹,“真是迅速”。我听到周围观看的群众热烈的呐喊声,喊声过后,观众们又送给他们热烈的掌声。

这个端午节我过得既有趣又充实。端午节马上就要过去,在浓浓的粽香中,让我们期待着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

关于端午节周记10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今天,咱们就说说家乡端午节的粽子。

我们年年都过端午节,可你们知道么,端午节还有一个历史故事呢。说有那么一天,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跳河自杀。他死后,人们为了不让水中的鱼吃掉屈原,于是就创造了‘粽子’让鱼吃。只有把鱼喂饱了,才不会吃掉屈原。水下漆黑,把粽子喂给鱼,鱼才会给屈原指明方向。

粽子,历史悠久,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晋代时,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元、明时期,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

记得小时候,每当端午节,奶奶和妈妈就要开始着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我看着她们忙碌的身影,我也加入了进去。期待着粽子的出锅。过了几小时,粽子熟了。我慌忙的抽出一个粽子,好甜呀!大米入口即化,真是好吃!

端午节吃粽子,就像春节吃饺子一样天经地义。吃粽子的习俗,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关于端午节周记11

盼星星,盼月亮,我期盼已久的端午节终于来到了。

端午节那天,我满怀期待地与爸爸妈妈来到了外婆家。一下车,外婆就高兴地跑过来拥抱着我,对我说:"昶昶,今天过端午节,外婆来教你包粽子吧!"“好哇,我早就想学包粽子了!”我愉快地回答。

于是,我们便忙碌起来。首先,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粽叶,学着外婆的样子折出一个三角形漏斗,在折好的角筒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再塞上切好的小片猪肉,又加入一些糯米,把猪肉盖得严严实实的,最后把粽叶包上。我开心极了,心想:原来包粽子这么简单,我这不一下子就学会了嘛!正当我得意时,糯米漏了出来,掉了很多到地上,我急忙向外婆求教。还好外婆及时帮忙,并告诉我糯米不能加得太多,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粽子包好了。最后一步就是缠绳子了。我拿过外婆准备好的小红绳,绕过来绕过去,把粽子缠得紧紧的,生怕它再有闪失,最后还用力打了一个漂亮的结,嗯,这下该“安全”了。我自认为包得还不错,给自己点了一个赞。

接着,我们开始蒸粽子了。先开大火,再慢慢转为小火。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蒸煮后,热腾腾的粽子终于出炉了,厨房里粽香四溢。全家人品尝着我包的粽子,一个个都赞不绝口,我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节学包粽子可真让我难忘!这些有趣的传统习俗,我决定要传承下去!

关于端午节周记12

这个星期天是端午节,我和爸妈要回外婆家吃饭。

到了外婆家,二姨小姨带着弟弟妹妹们都回来了,家里真热闹。外婆说超市的粽子没有粽子味,还不如自己包的吃着香。所以她提前买回来了粽叶打算我们自己来包粽子。有些好奇:以前都是吃包的好好的粽子,没见过它到底是怎么被“五花大绑”到餐桌上的。所以我搬了个凳子坐在外婆身边看着她忙活。

她在包粽子之前,先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了一下;然后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葡萄干,花生分别去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然后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再往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或是葡萄干什么的,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了一会儿就上桌了!虽然外婆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

开饭了!除了吃粽子,外婆还为我们准备了鸭蛋。爷爷说:今天除了吃你外婆包的粽子外还要统统都要喝点黄酒,因为黄酒是祛毒气的。我们一家人围着桌子一边吃着粽子和鸭蛋一边有说有笑地聊着天,别提有多热闹。现在爸爸妈妈上班都很忙,平时没有多少时间回来陪外公外婆,全家人能聚在一起吃顿饭,真是不容易。所以,我觉得过节的真正意义不是在于那天吃什么,玩什么,而是一家人能提热热闹闹的经常回家团聚!

关于端午节周记13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端午节,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端午节见闻,我觉得此次端午节见闻是我有史以来最特别的,因为我看到了传统包粽子的过程。

当爸爸下班回到家我急忙地对父母说:“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去朱家角逛一圈吧!那里一定非常热闹!”爸爸母亲说:“好啊!”

随后我们去了朱家角,朱家角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古镇那里的房子和一般的房子不同那里的房子都非常地古老和漂亮……

端午节夜晚的朱家角,真热闹啊!走在朱家角的街上简直连气也喘不过来非常拥挤街上人流如潮、灯火通明。老祖母们坐在自己的商铺边包着美味的粽子粽子有好多种口味:有蛋黄粽有肉粽还有豆沙粽……

老祖母的左边放着一叠绿油油的粽叶右边放着一盆肉老祖母拿起一片大粽叶熟练的把粽叶折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放进了用酱油半成的糯米然后放进了几条肉最后迅速地包了起来系上了绳索;我们买了三个粽子我一边走一边迫不及待地扯开了粽叶香气直往我鼻子里钻我狠狠地咬了一口粽子那味道肥而不腻……真是太美味了!

我抬头往天上一看还有花团锦簇的火苗红的赛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非常美。天上还有无数颗小星星在闪烁着就像一双双小眼睛在一眨一眨还有那发着光的月亮犹如一张夜景画……

端午节的夜晚真美啊!以上,便是我的端午节见闻。

  关于端午节周记14

今天是端午节,学校放了假,一定过一个快乐的节日啦!

早上,我起了床,我伸伸懒腰,走出家门。啊!只见一家家的大门两旁都插着艾草,成了村里一道奇异的风景。我在街上悠闲地走着,看着这家家门口的艾叶,心里想:这么多的艾草,人们到底要干什么啊;正在这时候,我遇到了退休教师王爷爷。王爷爷告诉我:这端午节在我国可是由来已久啊。这家家门前的艾草,五月初五这一天,在我们这里,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已经插了几千年了,传说这是当时人们为了“辟邪”,把艾草插到了门口,邪气就被挡在门外了,往后就不会走噩运了。这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望。

王爷爷说的真有意思。

回到家里,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是妈妈早已蒸好了粽子,这香味可真是奇特。我拿起一个,慢慢剥开一层层的苇叶,里面的食物露出来了:大米、小米和大枣。吃一口,香到心里。我故意考问起了妈妈:“妈,别看您粽子包的好,可这吃粽子的来历您不一定知道。”

“这些你也想难倒妈妈,吃粽子不就是人们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么。”

看来妈妈知识也增长了。我吃着着香喷喷的粽子,忽然觉得心里沉甸甸的。是啊,两千多年前的今天,爱国诗人屈原怀着忧国忧民的一腔悲愤,投汨罗江而去。人们爱戴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鱼虾吃掉,便包上粽子投入江中;从此,这个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通过过“端午节”,使我更明白了我国节日文化的精深和厚重。

《关于端午节周记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