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了一天的末尾,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让我们今天做个总结,写一篇日记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植树日记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到了,《江南晚报》的小记者们一起去阳山植树。作为一名新加入的小记者,我也乘上了开往阳山的大巴车。
一到阳山,大家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车,想亲手体验一下植树的乐趣。来到种树的地方后,我看到地上挖了很多的大坑,小树苗呢,则静静地躺在地上,等待我们给它们安家。
说干就干,我们四人一组,分工合作。首先,我们一起把小树苗扛起来,放到坑里,然后一名队员负责扶正小树苗,其他三人各自拿好铁铲,在小树苗的周围不停地填土。我拿起小铲子,不紧不慢地铲着,有的泥土很松软,有的泥土却很潮湿,粘在铁铲上不肯下来,旁边的队员赶紧拿了小铲子来帮忙。虽然才填了一会儿土,我却已累得气喘吁吁了。填好土,我们又把土压实,浇上水。小树苗在大家齐心合力下种好了,阳光下的小树像一位披着金甲的士兵。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开心地笑了,疲惫一扫而空。
到了给小树祝福的时候了,我把满载着希望的“爱心植树卡”系在小树身上,心里默默地说:“小树小树,你要快快长大!明年再来看你哦!”回头一看,其它小组也相继完成了种植任务。小伙伴们都觉得,种好一棵小树,是非常不容易的,能亲手在植树节这天种下一棵树,为大地增添一丝绿色,真的很有意义。爱护小树,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
今天是植树节,我听老师说会组织我们班上的同学到山上去种树,为地球的绿化做一点小小的事情,树木的生长对环境会带来有益的影响,所以我们也要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妈妈在上学前帮我做好了准备,今天已经穿上了耐脏的衣服,我一整天的心情都非常的激动,因为我还从来没有亲手种过树呢。以前因为小,只能在边上看着爸爸妈妈种下小树苗,在我的记忆里,有的已经变成了小树,不再是苗了,有的没有照顾好,衰败了。我想,要是我亲手种的树,一定经常去看它,照顾好,长成参天大树。
放学之后,我和同学一起用铁锹挖了一个大大的坑,将树苗齐心协力放进去,扶好,再将土重新覆盖在上面,浇上水,在旁边扒拉一堆树叶子盖在小树苗的周围,再做上一个标记,树就已经种好了。
小树呀小树,我一定会常常过来看你的,你可要快快长大呦。
今天是植树节,妈妈带我去植树,早晨6:30我准时起床,准备好了一切,怀着激动的心情出发了。
到了学校后门,我们看见没有人,就向前门去看了看,果然同学们都在这里,周老师来了,安排大家上了车。在路上,康奶奶给我们讲解植树的要领,首先把包树苗的塑料袋撕开,然后把树苗放到挖好的树坑里,拿旁边的土埋住,再用脚使劲采树苗周围的土,不要留缝隙,这样植下的树苗才容易成活。
要上山了,我和妈妈高高兴兴的牵着手上山,开始我非常害怕,怕掉下去,妈妈说:“不要看山底下,要看脚下的路。后来我按照妈妈说的做,果然一点也不害怕。
到了目的地,我们爬山寻找树坑,妈妈鼓励我,不要害怕,一步一步慢慢的'走。但是这种方法效率不高,于是大家排着长长的队伍,从山脚到山顶,像一条长龙,树苗经过我们每一个人的手掌,一棵一棵的传上来,让我深深的感觉到人多力量大啊!
经过两个小时的植树,我们完成了植树活动,虽然大家有点累,但给大山添了一点绿,因此感到特高兴。只要我们人人都有植树、爱树的意识,我们的地球才会变得更加美丽!
春天来了!植树节到了。
小明和小丽来到空地上植树。那天,阳光明媚,空地四周,小草和花木长得生机勃勃,向远处看去,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木,到处都是鸟语花香。首先小明拿起铲子,挖了一个坑,接着小丽把小树苗放到坑里,小丽扶着小树苗,小明把土培到小树苗的根部,然后小明和小丽用脚把土给踩一踩,两人把小树苗的根部浇上水。
就这样,两人重复干活,一直忙到天黑才回家。
教材十二单元的主题是“走进森林”。我为什么提前到三月分就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这个单元,原因是3月12日是植树节。临近植树节,我在备课的时候,偶然看到十二单元正好是走进森林,再仔细一看主题单元的三篇主体课文分别是《美丽的小兴安岭》《草叶上的歌》《失踪的森林王国》,特别是第三篇课文《失踪的森林王国》我读后发现在植树节学习这篇课文,对学生来说意义尤为重大。再与第一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对比着学,学生对乱砍滥伐森林资源的认识和感悟要深刻得多,所以,我决定在植树节的时候,提前让孩子们和我一块学习十二单元《走进森林》。
说干就干,我认真分析了十二单元教材的特点,我发现在阅读方面,十二单元要渗透给孩子的阅读方法是理清线索,依据总分关系来阅读《美丽的小兴安岭》《草叶上的歌》,并且在《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明确地让学生找到最后一个自然段和前面自然段的关系。我就想三年级的学生应该教给他们阅读的思维方式,如何把阅读思维方式传授给他们呢?平时的阅读课都是靠老师一点一点地浸润,基本都是老师提出问题,以问题来点拨学生去思考、感悟、交流。现在,能否换一种方法来进行,让学生从整体入手学习阅读思维过程和方法呢?
怎么来操作,我试着在十二单元的教学中设计了一种阅读提示的题单。在《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我重点引导学生找到全文有多少自然段,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在分部分的过程中,让学生仔细阅读每一个自然段,在分析比较中体会出全文是总分总的关系,第一个自然段概括介绍小兴安岭在东北,树很多,像绿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逐一介绍小兴安岭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而第六自然段是作者总结抒发情感,称赞小兴安岭既是美丽的大花园,也是巨大的宝库。我在题单上还专门设计了归纳全文主要内容,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来完成,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到中心句概括全文,同时中心句在文章结尾处也就是对全文做总结,那么最后一段与前面的关系就是先分后总的关系。这个自然段之间的关系问题就分两层解决了,学生获得这个知识也是在感性中完成的,具体可感,一点儿也不抽象。
其实,学贵有疑,会提问才会学习。所以,在阅读中教会学生质疑非常关键。为了很好地进行阅读思维的整体浸润,我在前面的教学中教给学生在课题质疑,在文章矛盾处质疑,在文章结尾处质疑等几种质疑的方法。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学生在读完课题后就能提问: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美丽的?然后在读完全文后又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学生的两次质疑都非常准确,我在肯定了学生的质疑后继续启发:你打算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呢?学生说:“我想通过联系上文来理解小兴安岭是大花园,也是大宝库。”
听到学生的回答,看到学生逐渐掌握了阅读方法,我真是看在眼里,乐在心头。我忍住激动,继续问道:“具体一点讲,你想联系上文的什么地方来理解呢?”学生回答说:“我想联系小兴安岭春季的那段来理解。”我一听,正中下怀,因为我设计的阅读帮助题单也正是以第二自然段小兴安岭春季景色为提示载体的。
今天我和爸爸去怀柔植树,这是我第一次植树。
植树的地方有很多虫子,个子小小的,有八条腿,不会吐丝,只会在干燥的地面上爬。
我们先取了铲子和水桶,然后去植树园。植树的地方有很多坑,我和爸爸找了一个小坑开始挖,先是爸爸挖,爸爸挖差不多有一个水桶口那么大的时候,我开始挖,挖坑的时候,铲子把我的手夹到 了,当时很疼,后来就不疼了。
坑挖好后,我拿过来一棵树,是树苗里长得最矮的一棵。我把树苗根部包的塑料袋解开,拿下来扔掉,把树苗给爸爸。
爸爸让我扶着树苗,他用铲子填土,一直到树可以站住了。
爸爸让我去打水,我拎着一个水桶去水沟里打水,第一次打了满满一桶,我提不动,拖着前行到我们植的那棵树前。
爸爸给小树浇了半桶水,我又给小树浇了半桶水。
打第二桶水的时候,我打了半桶,还是提不动,我把水桶放在那叫爸爸过来帮我。我们给小树又浇了半桶水。
第三次打水的时候我能提多少就装了多少水。
浇完水后,我把我的许愿卡挂在我植的小树上,许愿卡上写的是:我今天非常开心,谢谢老师,谢谢小朋友们!
植完树后,我们上车去怀柔的另一个地方玩。
数学,不只是看懂书上生硬的数学符号,不只是学会书上千篇一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生活这个大教室里,学习实践,懂得如何运用那些书本上的知识。
一天,妈妈带我来到一栋25层的大楼里。坐电梯时,妈妈问我:“如果我俩从1楼开始比赛爬楼梯,当你爬到9楼时,我刚爬到5楼,照这样的速度,你到顶楼时,我在几楼?”听了这个问题,我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总感觉在哪里听到过类似的问题,但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
于是,我的脑袋开始飞快地转动起来:25层的大楼应该有24层楼梯,我到9楼时,应该爬了8层楼梯,妈妈爬到5楼时,应该爬了4层楼梯......突然,一道光从我的脑海中闪过,这不就是植树问题吗?
我仿佛看到成功在向我招手。我嘴角一扬,说到:“这其实是一道植树问题,由题中的信息可以列出算式,25-1=24(层),9-1=8(层),5-1=4(层),发现我的速度刚好是你的2倍;所以用24÷2=12(层),说明我到顶楼时,你爬了12层楼梯,这是你爬的层数,还要用12+1=13。所以,我到顶楼时,你应该在13楼。”
妈妈欣慰地笑着说:“真不错,完全正确!我还以为你把从前学过的知识又还给老师了呢!”我挠了挠头,脸上泛起了淡淡的红晕。
数学知识需要经常巩固,以便以后用来解决大问题。
3月12日 星期x 天气晴
3月12日植树节学校组织同学们植树,早上10点左右,小明和小李和同学们一起来到公园北侧,他们找了个适合植树的地方,小明挖了个坑,小李小心翼翼地把树苗放进了坑里,小明说:“我开始填土了!”小李说:“好的!”只见小明前腿弓,后腿绷,双手用力握住铁锹,似乎全身都在用力,小李神情专注,看着小树,双手紧握树干,生怕小树栽歪。小明汗流满面,脸红得似火,虽然还是初春,天气还有些冷,但小明和小李热得把衣裳都敞开了,小明有气无力地对小李说:“这土硬得很,我不想再种下去了。”小李说:“小明,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如果你坚持下去,再过几年,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这里乘凉、玩耍、读书,多好啊!”小明听了更加起劲地干起来,小明填好了土,小李拿起水桶去打水,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他们给小树浇灌了水,小树喝了可口的水,在风中轻轻摇动,仿佛在谢谢他们呢!旁边的小花也散发一阵阵清香,夸奖他们是爱护环境的好孩子。远处的同学们也正干得热火朝天,有说有笑,真是热闹极了!人们也已经差不多快植完树了,也流了很多汗,却还是坚持要为祖国增添一份绿色。
植好了树,他们拿着自己的工具开始和同学们一起集合,然后回学校。在回学校的路上,小明对小李说:植树真好玩,我要每个春天都植树,植好多好多的树,让我们的祖国都变成绿色!